最近小編在倉庫聽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
訂單處理人員天天在喊「握力球不夠了、不夠了!」
原來是最近幾個團體課程,要發送「愛心握力球」給長輩們練手力。
這顆「愛心球」不只外型可愛,還像是「真心」的象徵——
把真心送給你,握在手中,感受彈性,練出力量。
它不只可以當小禮物、擺飾品,更能在你不知不覺中提升健康。
所以,下次不知道送什麼,就送一顆「健康的心」吧 ❤️
你可能以為握力訓練只是讓手有力氣開罐頭、拿重物。
但實際上,握力強弱幾乎可以預測你的全身健康狀態與壽命長短!
沒錯,這不是誇張,是研究證實的科學事實。
握力強的人,往往代表全身肌肉量足、代謝良好、活動能力高。
簡單來說,你的手有多強,身體就有多年輕!
對長輩來說,握力是保持「自主生活力」的關鍵。
強健的復健握力能讓你更穩定地拿拐杖、開門、提東西,
進而減少跌倒風險與肌少症的發生。
打不開罐頭、拿不穩手機?
那都是握力不足惹的禍。
每天捏一捏握力球,開瓶不求人、提袋不費力,生活品質瞬間升級!
研究發現,握力與記憶力、反應速度、甚至腦部健康都有關。
當你訓練手部肌肉時,大腦也在接收刺激、強化連結。
所以,每天握一下,其實也是在「動腦」!
握力訓練可刺激血液循環,改善末梢血流。
對長時間久坐、手腳冰冷或三高族群來說,是低強度但有效的運動方式。
不管是舉重、攀岩、打球還是健身,握力都是隱藏的「基礎戰力」。
強大的手掌控制力,能讓你抓得穩、拉得久、推得更遠!
醫學上甚至將握力測試作為**「衰老程度」的評估工具**。
握力越強,意味著肌肉狀態越好、代謝更活躍、死亡率更低。
所以,握力其實就是「掌中青春」的象徵!
人體肌肉在收縮時會分泌一種叫做「肌動蛋白(Myokines)」的物質,
它能調節血糖、血脂與腦部功能。
而手部肌群的活動能促進這些物質的釋放,
等於你在捏握力球時,不只是練手力,
還在默默調整全身健康代謝、對抗老化!
準備一顆握力訓練球(愛心形狀加分 ������)
每手捏握 10~15 次為一組,一天做 3~5 組
可搭配呼吸練習或音樂節奏,讓訓練更放鬆
若手有僵硬或復健需求,請從柔軟款開始
#握力訓練球 #復健握力球 #肌少症